如何编写测试用例?-这样-优点是能将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避免遗漏
如何编写测试用例?
测试用例的编写方法多种多样,下面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。一、等价类划分法
等价类划分法就像把程序的输入数据分成几个“等价的小组”,然后从每个小组里挑几个代表性的数据来测试。这样,测试效果相当于覆盖了整个输入域。
适用场景:只要有输入的地方,比如输入框,就能用这个方法。
二、边界值分析法
边界值分析法主要是测试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值。因为很多错误就发生在边界上,所以测试边界值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问题。
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,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。
三、因果图法
因果图法主要是分析输入条件之间的组合关系,找出可能出错的情况。它适合于那些控件之间存在组合关系或者限制关系的场景。
四、判定表驱动法
判定表是一种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工具。适用于那些操作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组合的场景。
优点是能将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,避免遗漏。缺点是不能表达重复执行的动作,比如循环结构。
五、场景图法
场景图法是一种基于软件业务的测试方法,测试人员扮演最终用户,模拟用户操作。适用于业务比较复杂的软件系统。
测试时先关注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,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细节测试。
延伸阅读:什么是测试用例?
测试用例是对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,包括测试目标、测试环境、输入数据、测试步骤、预期结果等。
测试用例包含用例标题、前置条件、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。用例标题描述测试功能,前置条件是执行测试的前提,测试步骤描述操作步骤,预期结果是符合预期需求的结果。
测试用例不包含实际结果,实际结果存在于BUG文档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