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romium引擎长盛不衰,QQ、360、搜狗浏览器更迭如流水
在我国的浏览器市场中,众多“极速浏览器”层出不穷,名字各具特色,如“极速双核浏览器”、“安全无毒浏览器”等。然而,真相是,国产浏览器中有80%并非自主研发,它们大多基于某一浏览器内核进行定制,这与国产安卓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它们只是对UI和部分交互进行了修改,本质上依然是基于Android系统。
浏览器市场也是如此。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、360极速浏览器、搜狗高速浏览器、百度浏览器等,这些我们都熟悉的浏览器,其实都是基于Chromium内核深度定制的。
1. 什么是浏览器内核?浏览器内核,英文名为Rendering Engine,中文有多种翻译,如排版引擎、解释引擎、渲染引擎,现在普遍称为浏览器内核。
2. 浏览器内核的作用是渲染网页。我们看到的网页并非原始形态,原始网页是代码,而将代码转换为最终看到的精美页面,这个过程就是渲染。
3. 常见的内核有Trident、KHTML、Gecko、Chromium(WebKit)、Presto等。
4. 为什么说“铁打的Chromium”?因为所谓的国产浏览器,其实只是换个外壳,在IE6长期不更新,Chrome问世的大背景下,Chromium成为了国内浏览器竞相追逐的对象。Webkit实际上是Chromium的别称,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引擎,而是一套开源代码。谷歌在发现其潜力后,迅速加入了Webkit阵营,Chromium的诞生也使其得以迅速发展。使用Chromium开源代码(WebKit内核)的知名国产浏览器包括360极速浏览器、世界之窗极速版、遨游浏览器、UC浏览器、搜狗高速浏览器、QQ浏览器等。
5. 什么是双核浏览器?国内许多浏览器喜欢自称双核甚至三核,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
双核浏览器通常是Chromium+IE的内核,或者说是WebKit+Trident的内核。双核WebKit+IE的固定概念是在Chrome推出后,由Maxthon创始人陈杰明提出,而首款产品则是搜狗高速浏览器。此后,各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双核浏览器,为了简便起见,大多数浏览器直接采用了Chromium+IE的方案,这也是市面上绝大多数双核浏览器的实质所在。